2016年6月7日 星期二

「死亡信使」 書評心得 (The Chemistry of Death)












書名:死亡信使 (The Chemistry of Death)
作者:賽門・貝基特 (Simon Beckett)
出版者:春天出版
初版:2012年6月
譯者:尤傳莉





「大衛・杭特」是一名鰥夫,為了逃避太過痛苦的人與地,所以跑到鄉下應徵家醫科醫生,大衛也漸漸地交到朋友。看似和平的小鎮,卻在兩個小朋友的森林之旅下敲響喪鐘,兩人跟隨腐臭的味道搜尋,而發現了死亡多日的屍體。兩個小朋友嚇壞了,所以醫生登場看看他們的情況,而大衛這名家醫科醫生似乎對於死人有豐富的知識。

這樁謀殺事件,卻跟大衛扯上關係,大衛成了嫌疑犯。大衛既要發揮專業知識,又要想辦法自清,而謀殺事件卻一再發生,全村的人都無法阻擋;最後大衛也自己步入死亡陷阱裡,因為他已經非常確定誰是兇手!



書的一開始就會跟你大致上地解釋,人體在死亡之後四分鐘開始分解,也就是開始腐敗,各個時間點會有不同的分解狀態,也會吸引不同的生物,前來。在不同的氣候,不同的環境下,看到屍體,就能夠大致上拼湊出死亡時間。看完這本書有吸引我想買更多關於死亡訊息的書回來看,把死亡看成是一門學問感覺會讓人超脫死亡迷霧。我已經選中兩本書想看了(「告訴我,你是怎麼死的」;「法醫.屍體.解剖室」),但是還沒有買。

這本書的節奏快速,不會冗長的講解一堆現象、賣弄一堆專業。拼湊每個線索似乎能夠讓我想出誰是兇手,但是奇怪了,我就是沒猜到誰是兇手。這本書也不單單只是殺人而已,殺人總有動機,動機需要時間養成,跟著「死亡信使」來看看自卑是如何將一個人拉入深淵。

屍體不說話,但是會告訴你很多事情。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